访问量:110740

药学与生物工程

  • 光促CO2参与羧基化反应的光敏剂合成及应用综述

    孙红霞;李俊杰;谢锈玫;高璐璐;缪雨辰;张振;

    二氧化碳(CO_2)不仅是众所周知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重要的C1资源,利用CO_2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利用CO_2合成羧酸类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可见光促进CO_2参与的羧基化反应中,光敏剂的选用是确保反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系统地分类和总结可见光促进CO_2参与的羧基化反应所涉及的光敏剂适用的相关反应类型、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等方面.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一类新型光敏剂,这类新型光敏剂有望在光促进CO_2参与的羧基化反应中发挥作用.通过对光敏剂系统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4;No.154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竹节参茎叶总皂苷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姚瑞娇;蒋文艺;肖文艳;陈智杨;蒋用;李佳;何正有;

    考察竹节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与纯化工艺.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竹节参茎叶中总皂苷、人参皂苷Rg_1、竹节参皂苷Ⅴ、Ⅳ和Ⅳ_a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法设计得到竹节参茎叶总皂苷的最优提取工艺,用大孔树脂吸附法考察其纯化工艺.结果表明,香草醛—冰醋酸分光光度法测得竹节参茎叶中总皂苷含量为8.9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其含人参皂苷Rg_1、竹节参皂苷Ⅴ、Ⅳ和Ⅳ_a分别为7.8、20.9、11.5和3.0 mg/g,说明竹节参茎叶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百分数和料液比为因变量,采用Box-behnken法得到竹节参茎叶总皂苷的最优提取工艺,即料液比为1∶22(g/mL),乙醇体积分数为78%,提取温度为71℃;筛选出D-101为最优吸附填料,并获得最佳纯化工艺,即将药材粗提物的水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上样后,依次用水、20%乙醇和8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部位,回收乙醇,减压干燥后得到竹节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物.结果显示,经过纯化后,竹节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物含量从8.90%提高到33.41%,总皂苷得率为75.52%.表明竹节参茎叶中含有与竹节参根茎相似的活性成分,提取纯化能够达到富集的效果,这为竹节参茎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研究依据.

    2025年02期 v.44;No.154 12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熬煮过程中血橙果酱的理化特性及风味物质演变规律研究

    彭震宇;朱谛;唐玉梅;林玲;苏伦;王金秋;胡敢;

    以塔罗科血橙为原料,采用加热熬煮工艺制备无添加剂的纯果肉果酱,系统考察了不同熬制阶段(BJ、BP-30、BP-40、BP-50和BP-60)果酱的色泽、质构特性、流变特性及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熬煮过程的进行,果酱的亮度值显著下降,红绿度值和黄蓝度值逐渐升高;质构参数中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均呈上升趋势,当干物质含量达到50%时表现出理想的半固体特性;流变特性分析显示,果酱具有典型的剪切稀化和触变特性,储能模量始终大于损耗模量,表明形成了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电子鼻和代谢物组学分析发现,羧酸及其衍生物(13.2%)、有机氧化合物(11.6%)和脂肪酸(7.2%)是主要的风味贡献物质.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干物质含量在50%左右时,血橙果酱具有最佳的加工品质,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5年02期 v.44;No.154 130-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智能感官技术的不同蜜源蜂蜜柠檬水风味差异分析

    兰乾敏;时小东;王嘉;王婷玉;成翠;吉子伍支;

    为探究不同蜜源蜂蜜柠檬水风味差异,运用电子鼻、电子舌和电子眼技术对16种不同蜜源蜂蜜柠檬水的风味进行对比研究.人工感官评价表明,龙眼蜂蜜和沙棘蜂蜜可优先作为蜂蜜柠檬水开发的专用产品;16种不同蜜源所制成的蜂蜜柠檬水共提取到36个电子眼的特征色号,主成分分析模型识别指数为98,电子眼对蜂蜜柠檬水样品色泽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除苕子蜂蜜和枸杞蜂蜜柠檬水整体气味接近外,其他样本可以通过电子鼻技术区分;电子舌中主成分分析结果样本离散型较好,识别指数为99,说明电子舌技术能够识别到不同蜜源蜂蜜柠檬水滋味上的区别.表明智能感官技术能够实现不同蜜源蜂蜜柠檬水差异分析,为蜂蜜产品品质控制和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5年02期 v.44;No.154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消毒方式对苦荞种子表面消毒效果及发芽的影响

    杨佩玉;朱柃羽;罗冉霏;王盼;甘圳;袁航;向达兵;叶雪玲;

    为研究消毒剂对苦荞种子消毒效果及发芽情况的影响,以川荞1号种子为供试材料,选择5种常用消毒剂(NaClO、KMnO_4、H_2O_2、CuSO_4和75%乙醇),配制不同消毒浓度(1%、1.5%、2%、2.5%和3%)和设置不同消毒时间(10、15、20、25和30 min),采用L_(25)(4~1×5~2)正交试验,以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胚破裂率、异常发芽率和发霉率等为考察指标,综合分析不同消毒剂处理方法对苦荞种子消毒效果和萌发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对苦荞种子的消毒效果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其中NaClO和KMnO_4的消毒效果最好,种子活力指数最高,发芽率高,发霉率低;H_2O_2处理对种子破坏小,但消毒不彻底,污染率高,达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CuSO_4处理的苦荞种子污染率最小,但抑制了苦荞幼苗及根系生长,不宜使用;75%乙醇处理对种子和幼苗的毒害作用较大,导致多数种子破裂和不正常发芽,且发霉率最高,发芽率最低,不推荐使用.综合考虑,适合苦荞种子萌发的适宜消毒条件为1%NaClO处理10 min.研究可为苦荞种子萌发实验及相关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2025年02期 v.44;No.154 14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科学与工程

  • 基于身份策略的5G专网安全系统研究

    刘新跃;胡科;杨文;罗德彪;

    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策略的5G专网安全系统建设方法,该系统充分借助运营商5G核心网的强大能力与定制5G网关的独特功能,将加密、认证、授权、计费和安全防护等要素有机融合,通过空口加密和二次认证技术实现5G网络与校园内网互联互通,使得师生能无感接入学校内网.该系统是基于身份策略的网络安全零信任体系和“5G+安全”的有益尝试,实现了基于手机号、物联网卡号等要素的安全策略管理和流量呈现,有效解决了信息系统“暴露面”和“便捷使用”之间的矛盾.

    2025年02期 v.44;No.154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现代制造技术

  • 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黄鑫权;刘小楠;卢超;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二次储能器件,其以锌金属为负极、水溶液为电解液,具有理论放电比容量高、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异的特点,在中大规模储能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开发与负极相匹配的正极材料是AZIBs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首先对AZIBs的工作机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主流的AZIBs正极材料锰基氧化物、钒基氧化物和普鲁士蓝类似物的结构特点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多种改性策略如阳离子插层、引入结合水、包覆碳材料、复合高导电材料、构筑纳米结构、引入氧空位、改进合成工艺、激活多氧化还原反应等,最后对AZIBs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开发高性能AZIBs正极材料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02期 v.44;No.154 159-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应用的研究现状

    陈薛钢;陈佳琪;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CMOF)是手性无机和有机杂化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尤其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这类手性多孔材料可通过不同的策略合成,并应用于多种领域.尽管对CMOF进行了各种研究,但对映选择性方面的应用研究却很少.由于CMOF固有的模块化、高孔隙率、多功能性和结构可调谐性等优点,并伴随着丰富的不饱和金属位点和官能团,CMOF可以在竞争中表现出有吸引力的性能和能力.主要针对CMOF在不对称催化、传感、对映体分离和铁电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CMOF应用研究进行展望,强调了其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2025年02期 v.44;No.154 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形状特征的模板匹配算法

    吕秋荣;孙付春;吴昊荣;李晓晓;徐海;

    针对工业生产中图像匹配存在的效率低与复杂环境下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形状特征的模板匹配算法.首先,在轮廓模板建立阶段,为保证匹配精度和效率,引入了一种自适应搜索角度步长方法,同时采用了基于弱分类的块级强二值检测模式,利用图像灰度特性和块级积分图思想,快速排除与目标图像轮廓点数量相近的非目标区域;其次,在轮廓模板匹配阶段,采用了一种金字塔图像多级匹配方法,从粗匹配到精匹配寻找目标位姿,以减少匹配时间;最后,在不同条件下对4种工件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板匹配算法能够有效应对不同光照强度变化与旋转变换等干扰,良品工件匹配精度达到93.24%以上,非良品工件匹配精度达到87.81%以上,同时模板匹配时间低于594 ms,该算法能够满足图像匹配对高匹配效率和鲁棒性的要求.

    2025年02期 v.44;No.154 176-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场热辐射对光子增强热电子发射—温差发电混合系统性能参数的影响

    閤海峰;

    以太阳能全光谱吸收为热源,来驱动光子增强热电子发射—温差混合发电系统模型,并同时考虑了近场热辐射效应和空间电荷效应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当极板间隙距离减小到微纳米尺度有助于降低极板间的空间电荷效应影响程度,但极板间距减小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热辐射损耗,甚至比黑体辐射还要大几个数量级;经平衡空间电荷效应和近场热辐射损耗后,发现存在一个最佳间隙距离;同时还研究了阴极发射势垒高低对混合发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光子增强热电子发射—温差发电混合系统器件的能量传输和转换过程的理解,并指导其优化设计.

    2025年02期 v.44;No.154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单主缆悬索桥桥塔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林智敏;陈小平;曹发辉;

    南宁英华大桥为主跨410 m的单主缆钢箱梁悬索桥,桥塔景观要求高且结构复杂,因此设计难度大.结合广西出土文物羊角钮编钟的外形特点,提出了大矢高拱形桥塔方案;根据桥位地质条件,采用了不设地系梁的基础形式.桥塔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下塔柱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余位置均采用钢结构;钢—混凝土连接部位采用焊钉、开孔板与预应力钢束等加以连接,通过多次应力过渡,保证钢与混凝土之间作用力的逐渐传递;通过在上横梁内部设置多道纵横交错的竖向隔板,保证了巨大竖向缆力的有效扩散;采用了整体计算模型及桥塔独立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桥塔各方面受力性能均满足要求.通过对该桥塔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了景观效果与受力功能的融合,对于其他单主缆景观悬索桥的桥塔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025年02期 v.44;No.154 190-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桥梁项目圆柱墩桩柱结合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李科丹;

    为研究高速公路桥梁项目圆柱墩桩柱结合施工技术,合理提升高速公路桥梁项目圆柱墩桩柱结合结构质量,有效保障桥梁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现场施工状况及以往施工经验,结合桥梁桩柱结合部施工工艺,分析实际高速公路桥梁项目圆柱墩桩柱结合施工的质量问题.从桥梁桩基建设与桩基孔开挖、桩头砸除、桩头钢筋校正与加固等方面,针对性地使用钻孔成桩技术,可在钻进成孔的同时实施合理灌浆;电渣压力焊技术可在桩柱结合部焊接加固,提升高速公路桥梁项目圆柱墩桩柱结合结构质量,采用该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项目圆柱墩桩柱方面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高速公路桥梁项目圆柱墩桩柱施工技术可较好校正桩基头钢筋,桩柱结合部焊接效果较好,钢筋焊包饱满,上下轴心对位,焊接截面无明显空隙,施工完成后所形成桥梁桩柱结合结构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荷载后有明显收缩状况,延性系数均在3以上,粘滞阻尼比在0.03~0.08之间,并且在屈服后粘滞阻尼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具有较为理想的耗能能力及抗震性能,稳定性较强.

    2025年02期 v.44;No.154 198-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特大桥T梁预制及架设施工技术研究

    饶趁明;

    为按照计划完成施工,并提高特大桥施工效果,以北沙河特大桥施工项目为例,开展连续T梁预制及架设施工技术研究.首先,采用水磨石底模,并根据台座尺寸进行设计,并使用C30钢筋砼制作T梁底座,通过承载力、密实度试验和预拱度计算确保其质量,这样可以使制梁台座顶面形成下凹曲面形状;然后,安装混凝土T梁模板,全部采用拼装形式,并进行钢筋绑扎和加工,使用50号水泥混凝土进行T梁的浇筑,浇筑完成后,采用二次张拉工艺进行预应力的分批加载,为了方便移运T梁,使用轨道式移动钢台座将预制T梁放置在存梁台座上,在正式架设之前,还要对架桥机进行试吊试运行;最后,通过铺设轨道、操作吊梁小车和架桥机的协作,实现预制连续T梁的架设.通过建立施工后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该技术先进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施工后的特大桥施加横向与纵向载荷,发现模型2个方向上的变形较小,均低于10 mm,且在计划内提前结束施工,应用效果较好.

    2025年02期 v.44;No.154 205-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207线沱江沿岸某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王龙;

    S207线富顺安溪至赵化段位于川东平行岭谷,东邻沱江,西靠陡坡,前缘公路扩建将引起一系列滑坡问题.以该段一典型滑坡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绘、实地走访,辅以地质钻探,并查阅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查明了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和成因机制,计算分析了滑坡稳定性并提出针对性处治建议,为该段省道扩建选线与工程治理提供了地质依据,也为川东平行岭谷背斜褶皱山滑坡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2期 v.44;No.154 21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大运会污水处理厂基坑开挖变形特征分析

    刘潇;董建辉;唐成钱;陈鼎睿;王鑫;李乔;

    以成都大运会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介绍该工程的地质条件、支护形式及施工工序,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不同开挖工况下基坑变形特征,并将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土体的沉降变形与基坑开挖深度之间存在明显正向关联;基坑周围土体的沉降变形与水平位移均表现为长边方向的变形量大于短边方向,并且变形最大的位置处于长边方向中部;基坑顶部土体水平位移在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中变形量最大,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将其控制在安全值内.

    2025年02期 v.44;No.154 218-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正>《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5422,国内统一刊号:CN51-1216/N),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药学与生物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现代制造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和相应的基础理论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改成果等.为保证刊物质量,并与国内外有关检索性刊物要求接轨,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结合本刊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简则,请投稿人配合执行.

    2025年02期 v.44;No.154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