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110740

药学与生物工程

  • 中药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邓梦雨;杜叶;杨文蓉;刘日慧;朱红梅;张佳;

    中药外用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治疗皮肤病、创伤和炎症等方面疗效显著.外用给药方式如贴片、栓剂和雾化吸入等在药物传递技术作用下可以更快地将药物输送到用药部位,提高药效并减少副作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中药外用制剂取得了制剂形式创新、传递技术改进、制备工艺提升及穿透技术增强等突破,提高了外用制剂的透皮性和吸收率.对中药外用制剂的给药方式、辅料及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外用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4;No.155 225-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胞外囊泡的分离纯化及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段东延;蒋佳沂;周淑雅;李馨烨;姚倩;

    细胞外囊泡(EVs)由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分泌,在细胞通讯中将DNA、RNA、蛋白质、脂质和代谢物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EVs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工程策略包载治疗药物,如核酸、蛋白质、多糖和小分子药物等.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EVs是生物活性成分的理想纳米载体,可诱导信号转导、免疫调节或其他治疗作用,并能靶向至特定的细胞类型.简要总结了EVs的形成、分类、组成与分离纯化,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为EVs在制剂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4;No.155 232-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理指纹图谱的竹节参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刘钱;刘晓凤;戴静;刘博文;任华忠;伍利华;

    基于物理指纹图谱考察竹节参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吸湿性(H)为指标考察稀释剂种类,以成型率、卡尔指数(IC)、休止角(α)和H为综合指标考察润湿剂的种类和用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以堆积性、流动性、稳定性、均一性和可压性作为竹节参配方颗粒物理指纹图谱的一级指标,以松密度(Da)、振实密度(Dc)、α、豪斯纳比(IH)、干燥失重(HR)、相对均齐度指数(Iθ)、颗粒间空隙率(Ie)和IC作为二级指标;以上述二级指标对成型工艺进行验证,并建立物理指纹图谱后,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稀释剂种类为微晶纤维素,稀释剂用量为50%~100%(占原料百分比),润湿剂为75%~85%乙醇,用量为20~25 mL/100g(原辅料);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显示,按照上述工艺制备的竹节参配方颗粒性质稳定,相似度均在0.90以上.

    2025年03期 v.44;No.155 239-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光照条件对2种嗜热蓝细菌藻胆蛋白积累的影响

    牟巧慧;姚丹;Maurycy Daroch;唐杰;

    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及光色)对2种嗜热蓝细菌(Sc-B212和Ls-B334)藻胆蛋白(PBP)积累的影响及PBP组成的变化,从而为嗜热蓝细菌PBP生产的后续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16S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学位置,并对2株嗜热蓝细菌进行形态观察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PBP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 h光照/12 h黑暗为2株菌株PBP积累的最优光照周期,总含量分别为5.60和14.98 mg/g DCW;ScB212和Ls-B334分别在850 lx和600 lx的光照强度下PBP积累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52和10.83 mg/g DCW;而光色对2株菌株PBP积累影响最大,在蓝光条件下其含量分别可达13.46和22.81 mg/g DCW.光照条件同样影响各种PBP在菌株中的组成,较长时间的光照会导致2株菌株中藻蓝蛋白(PC)和藻红蛋白(PE)合成的下降;而测试的光照强度对2株菌株PC和PE含量的影响不同;与白光相比,蓝光促进了2株菌株PC和PE的积累,尤其是PE含量显著增加,而红光则抑制了PE的积累,促进了PC的积累,绿光则对2株菌株PC和PE合成的影响不同.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和光色显著影响2株嗜热蓝细菌PBP的积累,而PBP总含量的波动主要是PC和PE合成的变化导致的.PBP的积累受光色影响最大,其次是光照周期,最后是光照强度.

    2025年03期 v.44;No.155 246-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莼菜的分布格局与主导环境因子

    钟麟;张雅婷;沙元飞;王子奇;任艳;

    探究莼菜的分布格局与主导环境因子,基于19个气候变量因子和3个地形变量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对现有的莼菜分布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曲线下的面积为0.930,说明此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度高;影响莼菜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是最冷月份最低温度(bio6)、最冷季度降水量(bio19)、降水量季节性变化(bio15)和坡度(slope);当前时期,莼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北省、浙江省、重庆市和四川省等地;未来气候条件下,莼菜在SSPs126路径和SSPs585路径下的适生区分布都有明显增加,其中SSPs585路径下增加比例更高.研究结果可对莼菜种植适生区的选择和合理栽培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2025年03期 v.44;No.155 25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科学与工程

  • 基于ISSA-GPR化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张荣花;安伟;丁卫平;阚哲;

    针对化工生产风险评价及预测方法单一,难以对化工生产设备进行风险评价预测和实现动态管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算法优化的高斯过程回归的化工风险评价及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区间二型模糊集与层次分析法对环己烷无催化氧化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其次,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化工风险评价预测模型,采用改良的麻雀搜索方法对其进行超参优化,获得最佳的超参量,使其符合较高的拟合精度,为预报模型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环己烷尾氧浓度预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的风险预测,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2025年03期 v.44;No.155 263-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代理的情感分类及预测模型研究

    周艳玲;沈晓轩;

    针对社交网络大数据中社区评价的情感分类及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传统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情感分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卷积神经网络(CNN)、损失函数和交叉注意力机制等对原模型在公用数据集上进行优化,提出情感分类模型BICGRU.并通过netlogo构建社区情感预测模型对情感分类模型处理数据集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复杂网络和神经网络技术对信息传播、意见形成和决策过程进行研究.在公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捕捉情感极性之间的特征差异;社交网络情感预测模型能够成功模拟信息传播、意见形成和决策过程,并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可用于各种社区情感分析.

    2025年03期 v.44;No.155 270-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空间加密数据的查询结果验证方案

    王艳;王晨;罗辛;李丽;徐光伟;

    外包空间数据查询服务支持数据拥有者将其数据外包到基于位置的云服务商,并由云服务商利用可验证的数据结构处理用户的查询请求.然而,由于云服务商并不完全可信,故需要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验证.现有查询结果的完整性验证方案通常是在本地构建查询服务的数据结构,然而用户构建空间数据结构的开销极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查询的外包索引构建和结果验证方案.方案由基于位置的云服务提供商在密文情况下构建空间查询服务常用的数据结构R-tree,然后利用R-tree执行查询服务并向用户返回查询结果,用户执行查询结果的正确性验证.最后,安全性分析和实验分析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年03期 v.44;No.155 280-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传感器数据和蜂群算法的室内热舒适度节能动态控制方法

    张海琪;

    以提升室内热舒适度为目的,提出基于传感器数据和蜂群算法的室内热舒适度节能动态控制方法.利用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温度和湿度数据后,将其存储到数据库内,以室内温湿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室内双通道暖通空调能耗模型,获取室内当前空调能耗数值.再依据室内温湿度数据计算当前室内热舒适度指标平均热感觉指数(PMV)数值后,建立室内热舒适度节能动态控制目标函数,该目标函数将空调能耗最小值和PMV数值最佳值作为目标,使用蜂群算法优化室内热舒适度节能动态控制目标函数参数后,求解室内热舒适度节能动态控制模型,将该模型输出结果输入到环境变量单回路控制器内,通过该控制器控制室内双通道暖通空调,实现室内环境热舒适度节能动态控制.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采集室内温湿度数据,控制室内温湿度变化,使室内温湿度保持平衡,扩大室内热舒适度范围,应用效果较好.

    2025年03期 v.44;No.155 287-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现代制造技术

  • 同位素驱动变截面压电能量收集器建模及输出性能研究

    王钟强;杨瑞凯;杨柳;

    为研究一种同位素驱动变截面压电能量收集器的输出性能,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放射性同位素驱动机制,利用扩展的哈密尔顿原理推导出拉格朗日机电方程组,构建出同位素驱动变截面压电能量收集器的数学模型;应用龙格—库塔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获得同位素驱动变截面压电能量收集器的输出性能;通过与已有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变截面相对于矩形截面的优势,讨论了初始间隙与负载电阻对同位素驱动变截面压电能量收集器最大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间隙或负载电阻增大,最大输出电压的绝对值增大,同时工作周期也会相应增大.

    2025年03期 v.44;No.155 293-298+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NSYS的起升减速器行星架优化设计

    蒲九州;曾勇鑫;唐茂;李元;董桂坤;

    行星架是行星齿轮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结构,扮演着连接和支撑行星齿轮的角色,通过与行星齿轮的协同工作,达到传递运动和力的作用.以起升减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UG NX建立三维模型,联合ANSYS软件进行典型工况下有限元分析.针对传统减速器行星架结构笨重、安全余量大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进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一级行星架结构圆柱化后,最大等效应力下降了13.7%,开设减重孔后,相较于未开设减重孔质量可下降20%;二级行星架优化注油管道直径后质量可下降16.8%;行星轮轴开设椭圆形过渡曲线可以使最大等效应力下降10%.以上研究结果为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依据.

    2025年03期 v.44;No.155 299-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氧化铋忆阻器及其性能提升研究

    齐海歌;杨峰;赵立峰;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成功制备了ITO/Bi_2O_3/Ag忆阻器,并获得了完整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但结果显示,其开关比较低.通过在Bi_2O_3与Ag电极之间引入了Ti缓冲层,制备了ITO/Bi_2O_3/Ti/Ag忆阻器,虽然开关比有所提升,但循环稳定性显著下降.为进一步优化器件性能,将顶电极Ag替换为非金属电极TiN,成功制备了ITO/Bi_2O_3/Ti/TiN忆阻器.该亿阻器在10~(-6)A的低电流下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特性,Set和Reset电压均低于1 V,开关比提升至15左右,同时循环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2025年03期 v.44;No.155 307-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装配式结构建筑抗连续倒塌动力响应精细化BIM建模分析

    谢颖;

    装配式结构建筑材料属性参数设定过程中,忽略了钢筋和混凝土各自材料特性及力学性能,导致动力响应分析精度不佳.对此,提出装配式结构建筑抗连续倒塌动力响应精细化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分析.结合BIM技术,组合式建模分析装配式结构建筑,分别模拟混凝土及钢材的损伤情况,并构建不同失效位置下的倒塌范围判断标准,针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参数及力学参数,求解动力响应值.实验结果表明,动力荷载时程曲线的变化幅值较大,具备较高的分析精度.

    2025年03期 v.44;No.155 315-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向家坝库岸冲洪积砂土层滑坡变形机制研究——以屏山县陈家湾滑坡为例

    李泽潭;刘洪;虞茂奎;刘宇阳;杨何;

    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是滑坡防治与应急管理的基础.屏山县陈家湾滑坡属于典型的库区冲洪积砂土堆积体滑坡,在2021年底发生了大规模滑移.以向家坝库区陈家湾滑坡为例,采用现场地质钻探、高密度电法物探及二维颗粒流法(PFC2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冲洪积砂土层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陈家湾滑坡为牵引变形产生的蠕滑—拉裂式滑坡,砂土层与黏土层、砂土层与基岩之间形成的软弱夹层为滑坡的滑动提供了有效滑动面;连续的地震与降雨联合作用是滑坡发生滑动破坏的主要诱发原因,地震作用对砂土层滑坡体结构有明显损伤,持续降雨入渗致使滑动面强度急剧降低,从而导致滑坡发生大规模变形.

    2025年03期 v.44;No.155 320-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砖墙抗震试验与承载力分析

    余哲明;马巍;商雨晴;杨飞标;陈信堂;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砌体墙体的平面外承载力及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3组试件,开展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其破坏特点、滞回特征、延性、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并且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加固砌体墙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为以后实际加固工程提供有效的科学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砖墙加固试件在平面外往复荷载作用下,砂浆加固砖墙试件表现为脆性破坏;高延性混凝土单面加固试件和高延性混凝土双面加固试件试件的加固侧均表现为延性破坏;与普通水泥砂浆加固试件相比,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单面和双面加固均可对砖墙形成有效约束作用,加固侧的承载力分别提升了4.1和6.2倍,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41%和89.57%,有效提升了砖墙平面外抗震性能.

    2025年03期 v.44;No.155 328-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正>《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5422,国内统一刊号:CN51-1216/N),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药学与生物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现代制造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和相应的基础理论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改成果等.为保证刊物质量,并与国内外有关检索性刊物要求接轨,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结合本刊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简则,请投稿人配合执行.

    2025年03期 v.44;No.155 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